到今年年底力争建成3个年产5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炭企业,成为河南煤炭资源整合的目标之一。
以矿井和巷道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备也不能抵扣。建议国家综合考虑煤炭企业的税费种类设定和标准,在目前煤炭行业税费没有理清之前,暂缓资源税改革、环境税等新的税费政策。
这些项目有些是依据法律文件征收,有的则是地方政府文件。2、调整或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这些煤炭企业开采必须的费用不能抵扣,使煤炭企业成为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后煤炭企业不仅没有得益于税改,反而加重了煤炭企业的增值税负担,煤炭企业增值税率经抵扣后仍增长2-3个百分点,成为增值税转型的实际受害者,明显有失政策公允。从资源税、矿业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定义和征缴用途来看是一致的,存在明显的交叉重复收费。三、合理减负,推动煤炭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1、合理规范增值税抵扣范围。
3、统筹煤炭企业税费改革。三是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杜绝随意设置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改善矿工工作条件、投入大型安全设备都需要大笔资金,而不投入这笔资金照样可以采煤,煤老板谁愿意花这些钱呢?煤老板根本不担心发生安全事故,因为按照2007年国家安监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七部门公布的《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或一年内发生两起一次死亡3至9人责任事故矿井的主要负责人,无非也是吊销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5年内不得颁发。
少不了有人浑水摸鱼或者百般阻挠在煤矿所有制顺畅的情况下,经营者更愿意投入资金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系数。巨大的利益是让煤老板视人命如草芥的根本原因,只要有足够大的利益存在,煤老板都会铤而走险,根本不会顾及在他们眼中仅值20万元的矿工生命。这需要纪检部门对这些利益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盘点和调查,将兼并重组工作和反腐败工作密切结合,查处一批涉煤腐败案件,惩处一批违法违规的经营者,通过加大查处力度为兼并重组减小阻力、扫除障碍。
小煤矿的下面什么样子?原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下过矿井,矿井的巷道不到一米高,吕日周是爬着进去的,跟在后面的县委书记都吓哭了。在兼并重组前,煤矿所有利益都归属煤老板和那些拿干股分红的权势官员,违法违规生产和暴利密切相连。
少不了有人浑水摸鱼或者百般阻挠。满园的桃子,他只吃最甜的桃尖,不甜的吃一口就扔掉——众多小煤矿由于缺乏投入,采煤技术也十分落后,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采的煤还没有糟蹋的多。煤老板日进斗金为什么不舍得改善矿工们的工作环境、提高矿工安全系数?这是因为煤炭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煤老板拿到的仅是若干年的开采权。这样的煤矿在全国比比皆是。
这样的后果有哪个煤老板害怕呢?至于经济罚款,煤老板更是不怕,这不仅因为煤老板有钱,而是因为在几乎所有的小煤矿中,其采煤生产都是外包给工头的,出了事故赔偿责任都是工头的,按照行规,煤老板不负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煤老板像特许进了蟠桃园的刁猴子,他用特许权雇贫穷的猴子爬高上低为他摘桃,却不舍得为摘桃子买个梯子买份保险。煤老板赚大钱依仗的只是矿山开采权和四通八达的关系网络,在其背后是一些形形色色拿干股分红的权势者。当然,兼并重组需要拿出真金白银,真控股、真投入、真管理,如果在兼并重组后,违法违规生产仍然能让煤矿主获取暴利,这样的兼并重组就毫无意义。
改善矿工工作条件、投入大型安全设备都需要大笔资金,而不投入这笔资金照样可以采煤,煤老板谁愿意花这些钱呢?煤老板根本不担心发生安全事故,因为按照2007年国家安监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七部门公布的《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或一年内发生两起一次死亡3至9人责任事故矿井的主要负责人,无非也是吊销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5年内不得颁发。不过,小煤矿牵扯的利益非常复杂,其中存在不少权钱交易的行为,这场利国利民的兼并重组势必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和深层次的矛盾。
兼并重组后,煤老板撤出经营管理,煤炭暴利和重组后的经营者已无关联,经营管理者不会为了一点奖金自毁前程。而在目前存在官商勾结、监管缺失的情况下,也只有兼并重组才能让煤矿主的黑色暴利和违法生产脱钩,安全生产才能有效加强
从这个角度看,在新疆进行的资源税改革,再次集中体现了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政策与经济支持。从已探明的储量看,新疆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占全国储量的30%左右,新疆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21世纪油气资源的重要战略接替区。毫无疑问,刚刚过去不久的这一次高规格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及出台的一系列具体优惠政策,已经将新疆快速引入了一个经济与民生事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当前,新疆急需解决的一个尴尬困境是:怎样让能源富集区的当地人从丰富的资源中受益。在新疆率先进行的资源税改革,无疑是一次中央对能源经济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此次中央率先在新疆试点资源税改革,无疑将使当地政府获得更多的财政支配能力。
显然,对于资源丰富却财力薄弱的中西部省市而言,资源税改革充满了诱惑。2009年,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8.8亿元。
但是,长期来看,资源税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新华社撰文强调,由于新疆地区资源税改革将使该地区资源开采成本上升,或将导致更多的投机者进入其他未改革地区寻求最后的逐利机会,加剧资源的浪费。
研究者表示,恰恰是此前国家对中央税收和垄断行业的倾斜政策,才造成了央企坐享行业暴利,对新疆资源长期的非合理利用,地方频频遭遇财政政策瓶颈,民众享受不到本地资源。根据内蒙古保守测算,如果参照新疆的做法,会比去年多收80个亿。
中国的能源中心?如今, 国内那些资源大省对新疆不无羡慕。在新疆,最经常听到的抱怨是:他们拿走了我们的天然气,却没有给予任何回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致使国内经济迅速下滑,推出怕加重企业负担,影响相关企业发展。有媒体报道,内蒙古相关部门已经三次拜访财政部,推动资源税全部从价计征,而天然气大省四川关于推动资源税的改革议案也成为每年两会的固定节目。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资源税改革从试点到全面推开的时间差也是宜短不宜长。根据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的决策,有关新疆能源经济的改革落脚在两大方面,除启动资源税改革之外,将逐步放宽天然气利用政策。
近年来因下端地区用气量不断膨胀,西气东输的规模以10%的速度逐年递增。以资源大省内蒙古为例,2009年,内蒙古已超过山西成为中国煤业新霸主,但销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税收的快速增长。
虽然资源税留给地方,但因为从价计征总量很小。根据《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于6月1日正式启动的新疆资源税改革涉及原油和天然气两大资源,二者资源税实行从价计征,税率均为5%。
有分析认为,这无疑将激发当地资源产业的开发,进而正真将新疆变为中国的能源中心。这些企业缴纳所得税的60%,增值税的75%都上交给了中央。当地的一位学者认为,鼓励新疆天然气产业发展,放宽天然气使用政策,将有利于提高本地百姓的能源使用水平。在过去的10年开发中,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并未缩小,GDP差距反而从最初的3万亿元扩大到了近13万亿元。
资源税的推出将增加资源类企业的税收成本,特别是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因此短期来看,资源税的开征对资源类企业是不利的。因为其没有考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成本,也不能反映资源价格的变动,近年来屡受诟病,另一方面,由于资源输出的区域主要在东部内陆,资源消费的区域则主要在东部沿海区域,不甚合理的资源政策也进一步加剧了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而单看自治区国税系统的统计,更可以发现,石油税收一直占据全疆国税系统税收收入的半壁江山。清华大学教授袁钢明认为,中国西部的许多省区如新疆、贵州、甘肃等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稀有资源。
气就从我们家厨房底下走,但我们却一点用不上。为什么是新疆?6月1日,资源税改革率先在新疆进行。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